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栏目导航
更多友情链接
社会科学网: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先生莅临管理学院思危大讲堂演讲
3月9日上午,管理学院“思危大讲堂”第七讲在中关村教学楼S101教室举行。讲座现场蔚为壮观,能容纳300人的教室不仅座无虚席,连过道里,讲台旁都站满了听众,大家满怀热情,聆听了由我国著名企业家,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带来的精彩演讲。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中心总监汲广强先生、海尔集团驻京首席代表陈维加先生、央视网《品牌·国际》频道主任吴纲先生、国科控股副总经理周湧先生、台湾成功大学EMBA/AMBA执行长蔡东峻先生、台湾成功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主任陈嬿如女士、国防大学刘增良教授、国科大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汪寿阳教授、党总支书记魏先华教授、副院长赵红教授、院长助理许健副教授、院长助理吕萍副教授、柳卸林教授、以及其他来自国科大、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的师生和校友、企业界人士、媒体人士等近500人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国科大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汪寿阳教授主持。
张瑞敏先生的演讲题目是“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张瑞敏先生开篇即说:做企业不要想做到成功的那一天,而是要永远追求成功,因为所谓的成功,只不过是踏上了时代的节拍。赶上了时代的节拍,企业就会发展起来。有人认为,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颠覆自己非常困难,就好比从山巅下到谷底后,再爬另一座山,把自己完全颠覆掉;但张瑞敏先生认为,最难的还是在于“破立”之间----是把旧的破掉,再把新的立起来,还是破立并举,这是一个非常难处理的问题,而张瑞敏先生更倾向于破立并举,边破边立。
随后,张瑞敏先生以海尔为例,围绕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演讲:互联网对企业战略思维的颠覆,新战略下企业组织的颠覆演化,现阶段海尔在互联网时代探索的目标。
张瑞敏先生首先对比了美国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对传统企业的战略导向----规模与范围思维的定义与“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对互联网企业战略导向----平台思维的定义,继而指出,所谓平台,就是开放,谁的平台做得最大,谁就做得最好。接着,张瑞敏先生详细讲述了海尔在颠覆思维下所做的探索,即海尔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战略,以及为实现这一战略采用的工具----ZEUS(战略损益表)和两位点阵表。
在讲第二大问题“新战略下企业组织的颠覆演化”时,张瑞敏先生引用了美国企业史学家钱德勒的“从属理论”,指出了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即“企业战略决定组织结构,组织结构从属于企业战略”。海尔集团从2005年提出“人单合一”模式后,就做了组织结构的演化探索,从原有的“正三角组织”,到“倒三角组织”,到“自主经营体”、再到“利共体平台”,最后演化成现在的“企业生态圈”。张瑞敏先生十分重视观念的改变,认为“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他非常赞同《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的“去中心化”和“分布式”观念。海尔在组织观念演化方面的实践是,员工去“领导”中心,人人成为创客;用户去“企业”中心,成为体验主导,企业进行“轻足迹管理”。张瑞敏先生对上述三点做了详细解释,还用海尔自身的几个案例,如:雷神团队、空气盒子团队、无尾项目专利池、水交互平台、订单配送、无障碍进入等加以佐证。
张瑞敏先生演讲的第三个问题是“现阶段海尔在互联网时代探索的目标”。张瑞敏先生将其归纳为“三无三化”的目标,“三无”即企业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三化”即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在“文化无国界”的目标中,张瑞敏先生讲述了海尔兼并日本三洋白电的案例,批评了日本“唯尊是从”的文化,并希望未来把全世界的资源都整合到海尔中来。
最后,张瑞敏先生以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名言“熟知并非真知”为结语,在听众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长达两个小时的精彩演讲。
友情链接
  • 西安中央空调维修
  • 西安格力空调维修
  •                  版权所有:西安空调维修中心    
               服务电话:029-86290798   地址:西安市友谊路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